合同的变、不变与不能变──谈合同变更的法律规定

   合同依法成立后,就对合同各方的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不得擅自变更,必须维护合同的严肃性,但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往往会产生一些签订合同时预想不到的情况变化,这就会使合同一方或双方产生变更合同的想法和要求,有些是合理的,为此,法律还同时规定了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合同的变更。
  当事人协商一致是变更合同的必要前提。因为合同是经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体现,一旦合同进行了变更,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就必然发生变化,所以法律明确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经协商达不成协议的,不发生合同变更的法律效力,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变更合同应经批准或办理登记手续的及须经法院裁决才能变更的除外。在形式上,大多是经协商一致签订补充协议,也有的是一方以书面形式提出变更的具体要求,并送达对方,对方同意后则发出书面承诺函作为合同变更的书面依据。也有的是以双方当事人的履行行为实现合同变更的,期限一到就单方按变更后的合同履行,这种所谓的合同变更行为是违反法律规定,是单方作出的,不具有法律效力。既然合同是双方甚至多方共同协商一致形成的,因此,对合同的变更最基本的是要经合同的各方当事人意愿一致才行,无论其以何种形式来表现,这一基本的法律原则必须坚守。
  合同的变更不包括主体和标的的变更,合同是特定的当事人之间的协议,如果合同的主体发生变更就不是变更合同,而是合同的转让了。合同的标的是双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是合同成立的必要条件,如果发生变更,合同的权利义务会发生根本的改变,从而导致原合同关系的消失。所以,如果双方当事人对标的变更协商一致,就是解除原合同,订立新的合同了。可见,合同内容的变更只能是对原合同关系内容的某些修改或补充、调整,涉及本质的内容是不能改变的。
   合同变更对已履行的合同部分不具有溯及力是变更合同的重要特点。合同的变更原则上对将来发生效力,但未变更的权利义务继续有效,已经履行的债务不因合同的变更而失去法律根据,同时,合同的变更可能导致当事人一方的损失,如变更的合同没有对这部分损失的处置达成协议,受损失的一方可要求对方赔偿。
   总之,变更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必须按规矩来。
 

联系方式

工作时间